一
今年中秋夜,,我站在自家的陽臺賞月,皎潔月輪懸掛空中,,似慈祥和藹母親的臉龐,,照耀人間眾生,天地蒼茫一片,。月光柔和地灑下一片清輝,,勾起我的思鄉(xiāng)之情,更思念楚門河那條清悠悠的河流,。故鄉(xiāng)是我人生的根,,母親孕育了我的血肉之軀,而楚門河孕育了我的人生夢想,,無論我長大后走遍天南地北,,割不斷魂牽夢縈那一縷鄉(xiāng)情,忘不了初中三年住在楚門河邊那一段求學的美好時光。
楚門河是一條慷慨,、富有,、多情的河,也是一條充滿生機的河,。楚門河有著它的喜怒哀樂,,它也是一條有著靈魂的河;楚門河流域內豐富的水資源,,養(yǎng)育著兩岸廣袤土地上生活的民眾,。這一河流得力于從古代先民到現(xiàn)代勞動者的不斷開通治理,成為玉環(huán)市一顆奪目的明珠,,創(chuàng)造著楚門河的文明,。
“小河流水大河滿,條條小河活水流”,。歷史上楚門河兩岸楚門人巧奪天工的創(chuàng)造使這塊寶地不旱不澇,。楚門河她無私地哺育著自己懷里的一切,會呼吸的和不會呼吸的生靈,,包含人類,、魚蟲、花草,、樹林和巖石,。婦人們以它的水洗衣,魚兒以她的水為搖籃,,花草以她的水做美容,,巖石以她的水來磨礪。十三歲前后,,我在今日的楚門鎮(zhèn)楚洲文化城對面原楚門初中部攀登知識高峰,,清澈碧綠的楚門河水,甜甜地滋潤著我的人生,。楚門河啊,,你是楚門人民溫柔的母親河啊,!
二
楚中也是一條河,,一批批莘莘學子在楚門河邊的當?shù)匕傩账追Q縣中畢業(yè),我們告別了煙雨江南的一葉扁舟,,我也踏上無數(shù)次夢想的旅途,。往事如煙,秋去冬來,,思緒萬千,,仿佛我就在昨天。我在母校楚門中學初中三年是最快樂的年代。班主任戴漢節(jié)老師受父親委托,,開學的一天十分關心地對我說:“到河邊洗衣服千萬要注意安全”,。他又是我班語文課任教的老師,第一學期他要我們寫的第一篇作文就是談新學年新感受,。戴老師上語文課那美感板書,、啟發(fā)式教學、循循善誘,、語速安詳平和的聲音,,似清泉流入我心田。
戴老師得意門生葉文玲同學初中三年連任“語文課代表”,。葉文玲坐在教室靠右座位第一排,,她有一雙明亮而寧靜的眼睛,上課目不轉睛,,注視聆聽,。我比她大一歲,是地理課代表,,坐在第二排靠左座位,。文玲同學在十三歲時,《玉環(huán)報》發(fā)表了她第一篇小說《夫妻間的小風波》,,吳招民校長在全體同學面前十分高興地讀了該文,,有同學稱呼她為“小丁玲”,我十分仰慕,。我和她是初中同班同學,,她初中二年級、三年級代表全班,,接連兩次在校演講比賽中奪冠,我深受激勵,。她各門功課全優(yōu),,是全班少有的“三好優(yōu)秀生”,我決心向她學習,。葉文玲同學在描寫恩師戴漢節(jié)老師的《耕耘故鄉(xiāng)一方土》一文中說:“那種熱火朝天的日子,,那種集體主義的意識和榮譽感,真是一輩子長相憶,,永難忘,!”
三
那是個崇尚學習英雄的年代,學校也盛行以英雄名字命名班級,,我學習的五七屆“秋一乙”初中班名海鷗班,,就是以蘇聯(lián)女英雄麗莎?蔡金娜的別名“海鷗”命名的。同年級,另外兩個班,,一個叫黃繼光班,,一個班也以蘇聯(lián)英雄卓婭為班名的卓婭班。我們班上不少同學都閱讀過俄國奧斯特洛夫斯基名著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》,,我被書中英雄故事感動流下過熱淚,。我們班級教室墻上也張貼著該書主人公保爾?柯察金名言:一個人當你回首往事時,沒有你的虛度年華碌碌無為而感到羞恥,。這些名人名言都是促使我們思考:短暫人生為什么活著和如何活著,。我們也敬仰革命先烈,崇尚抗日志士河志愿軍戰(zhàn)士的無私無畏的硬骨頭志氣,,我們在校園南面靠近楚門東門河畔的音樂教室,,遵循部編音樂教材書本,學唱冼星海作曲的《黃河頌》和《我們在太行山上》,,全校師生集會時還高唱《團結就是力量》,,身心充滿能量。
那也是個“向科學進軍”的年代,,校園師生課內課外充滿求知求是熱情如火的氣氛,。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,經(jīng)濟快速發(fā)展,,教學“改革”實施,,初中語文課本也在變革;上初二時,,我們拿到部編語文教材,,分為“文學”和“漢語”兩本書。我如饑似渴地汲取文學名著精華,。沁心潤脾的醉人春風輕吹,,課外有時在楚門河畔路上,我對著遠處蔥郁的馱山頭,、筠崗,、龍巖山,詠讀經(jīng)典,。張志和寫的“漁歌子”古詩吟唱:“西塞山前白鷺飛,,桃花流水鱖魚肥,青箬笠,、綠蓑衣,,斜風細雨不須歸”,至今我會脫口而出背誦,,它描寫的是浙北湖州郊外西塞山前江南農村景色,,但是當我在楚門河邊品讀它時,,眼前呈現(xiàn)了彩色花鳥人物畫面:楚門河彼岸,桃花初開,,柳色青青,,在一望無際的綠色田野上棲息成片白鷺,一會兒它們撲閃展翅飛向樹林,,緩慢流動河水,,有個孤舟蓑笠翁在垂釣,種田大伯頭戴斗笠,,身穿蓑衣,,青綠相間,不誤農時,,冒著綿綿細雨,,春耕勞作,這副圖景同張志和詩中人物與場景多么相似??!
四
陽春四月,校園內樹木翠綠,,校大門內花壇正中間鐵樹叢立,;校園外的楚門河水鄉(xiāng),從九曲橋到濟理橋至北門橋外,,直至塘垟,、小橋頭一帶,河網(wǎng)密布,,滿眼綠色,。看近處,,漾起笑靨般漩渦的嬌媚小河彎彎,,倒映著藍天掩映成綠澄澄的云彩。楚門河在春光暖照下,,波光流彩,,水面碧波蕩漾。輕巧小船,,那尖頭寬幫挖泥船,泥夾左搖右伸,,一會兒捻滿一船“烏金”,。這河泥既當肥料,又是清淤,。東門河近處,,岸邊柳樹深處是綿延的秧田與油菜花地,;流彩的綠色秧苗淹沒了金燦燦油菜花色,似一塊塊黃綠相間的壁毯,。屋前方方水塘,,屋后一叢叢秀竹。望遠處,,端莊靜穆不改雄姿的黛色馱山頭真誠深情,,披著一條條墨綠伴著油綠的彩帶。
有人告訴我:馱山頭,、筠崗山綠色有原因的,,最好去親自看看。于是在一個禮拜天,,我登上馱山頭隱現(xiàn)在云霧中的涼亭,,還參拜了它不遠處的寺廟,找到了綠彩帶的成因,。是父老鄉(xiāng)親開出的梯田上,,種出綠油油的番茄藤在伸展色彩,還有山溝溝栽滿小青松,、翠柏,、香樟,更有巖頭下有種植供楚門婦女草編用的云南劍麻,,滿山苗木莊稼染成一派密密蔥綠春色,。不久,也是一個周日,,我還爬上筠崗山,,同登臨馱山頭一樣向山下俯瞰,極目遠眺楚門河流域,,水綠山綠田地綠,,正如王安石《書湖陰先生壁》一詩所描繪的:“一水護田將綠繞,兩山排闥送青來”,。我站在兩山上,,似乎有杜甫《望岳》說的“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”之感,;我似乎墜入綠色夢幻中,,苗木青嫩,碧水粼粼,;近山遠水,,若隱若現(xiàn)。身心不知不覺,,溶于山色云水間,,似乎走進水墨畫中,。這塊船型的福地,給千家萬戶楚門子民,,帶來了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、平平安安、富??鞓?,這正是被羨慕的當?shù)厝嗣褡畲蟮母獍 ?/span>
五
清晨,我有時和同學一起早讀漫步楚門河一段最美,、橋也最多的東門河畔漫步,,背誦文學課本中的詩詞。每當迎著河邊水面徐徐吹拂來的清風,,望著冉冉升起朝陽,,心底里便會涌起一種喜悅。早餐時,,校食堂燒稀飯燒開水的就是楚門河的河水,,水質清冽甜甜的很好喝。白天,,我們“海鷗班”的學生務實好學的自覺性與主動性,,同母校教師教學積極性出色結合,各門任課老師用心哺育學生,,為人師表,,言傳身教,似楚門河清泉,,讓知識乳汁流入學生的心田,。全班同學象株株小苗,在母校園丁辛勤耕耘下,,似春苗茁壯成長,。下午課外活動時,我們男生打籃球,、打乒乓球,,我們五分錢就租到二手車,在楚門校邊的曬谷壇學騎自行車,,有時又唱“勘探隊員之歌”,,什么歌詞中有“火焰般的熱情,戰(zhàn)勝了疲勞和寒冷”,,二胡樂器也是初中時我學會的,。放學時,楚門當?shù)赝瑢W沿楚門河畔往家走,,一路可見后生在河心懷里暢游,,看得見擔水大叔在挑河水,以及漁夫伯伯在河心她懷里盤算著生活的銀兩,。每天晚飯同中餐一樣,,我們在楚門河優(yōu)雅河段上,我每天跨過東門橋,,再向前跨過花邊廠旁的悠長三觀堂橋,,去觀音堂校飯廳就餐。母校的每一角落,,都珍藏著我們的友情,。湖畔學子書聲朗朗,青春腳印留在楚門河畔小路上,;夜晚,,明亮教學大樓內,留下學子伏案身影,。
那時畢竟年紀太輕,,還讀不懂人生曲折又深奧的生活。楚門河水母親一般溫柔也好,、恬靜也好,,每次從河邊歸來,留給我的都是無憂無慮的快樂,。當時在我看來,,楚門河是天下最美的,生活學習在楚門河畔是一種幸運,,漫步在它的身旁是一種享受,。不論是有風還是有月的夜晚,兩節(jié)夜自修的第一節(jié)下課休息,,我喜歡到楚門河岸邊走走,,是沉浸也是釋放。在河岸邊,,我品味她的風光和秀色,,河面縈繞著霧氣,那無邊的夜色,,同皓月當空的云天,,和兩岸四周山巒黛黑色的遠方,自然地凝成無聲的詩和有形的畫,?;氐剿奚幔艉印队楞`堂》從小出家修行的比丘尼,,做晚課時的暮鼓鐘聲飄了過來,。楚門河啊,,你用自己的水溫和色澤滋養(yǎng)著兩岸的青山、兩岸的青山用自己有力的臂膀緊緊擁抱你,,它們相親相依,、和諧又和美。
六
我老家是玉環(huán)市城關,,楚門有我的岳父岳母,,我愛人和她的弟弟妹妹都是楚門中學畢業(yè)的。 在楚門河畔三年中,,我學習數(shù)理化,、文史地,提高文化知識,,還自己動手在河邊洗衣褲,,參加勞動和政治學習,強化體魄,,提高政治覺悟,,激起了對人生未來的向往,1956年初二上半學期我加入了共青團,,為日后工作打下基礎,。楚門確實是我的第二故鄉(xiāng)。緩緩流淌的楚門河給予我母親般的柔情和燃燒激情歲月的人生理想,。她確實溫養(yǎng)著我一輩子,。
楚門河給我們每個人的都是一樣的,但是每個人心中的楚門河都是不一樣的,。在楚門河呆久了,,你成了知道她的朋友了,并且連她和周圍空氣,、霧靄,、山體、樹木和倒影,,都會刻下自己和她交往的印證,。如果你蒙住我的眼睛,把我?guī)У侥囊粭l河邊,,用不了多久,,我會分辨出自己是不是站在楚門河邊上。你豎起耳朵,,聽聽它輕淙的流水聲,;你伸長鼻子,聞聞河水中夾雜的水草氣息,清晰可辨,。 楚門河是實在的奇妙,!
現(xiàn)在我早已退休在杭州安度晚年。每次回鄉(xiāng)小住,,還是要去楚門河邊走走,。在回玉環(huán)楚門那個夜深人靜的月夜,我,,一個人,站在楚門河東門橋頭,。河水在流淌,,皎潔的月光,在泛動的水波中閃爍銀亮的斑點,,猛然間,,記憶之門頃刻間被打開,歲月洶涌,,無法抵擋住往事?lián)涿娑鴣?。我想起了,我的楚門河邊的師長,、岳父,、岳母,深深體味一種永遠失去的痛,,以此來懷念我敬愛的岳父母,。我岳父從1919年走來,歷經(jīng)79載風雨,,最后因教學累病仙逝,,還來不及給在杭州工作的女兒留下一句話,就匆匆走了,。我岳母長期臥病在床,,也把她最后細弱呼喚留給了我們‥‥‥‥歲月無情地流逝,他們仙游已有20個年頭了,。此時此刻,,我在楚門河東門橋頭看到橋下河水在微風中泛起波浪,流水在響,,月光在閃,,它們交織融合音響,正在吟誦過往的事和過往的人,,他們還“活著”注視著后人,。
尾聲
水是故鄉(xiāng)親,我真想常去楚門河邊走走。楚門河水如同時間碧綠的母親般的乳汁,,從我的生活中流過,,從我的經(jīng)歷中流過,從我的心靈中流過,,此時這一條河她就有了記憶,,有了生命,有了靈性,。“羈鳥戀舊林,,池魚思故淵?!蔽液统T河交往思念永遠不會忘記,,八十虛歲的我,幾十年的峰回路轉,,最值得懷念留戀的還是楚門初中三年讀書的歲月?。?/span>
作者鄭祖武簡介:浙江玉環(huán)市人,,中共黨員,。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會員。浙江傳媒學院教師,,高級職稱,,退休前曾擔任主持工作的校工會常務副主席、電視新聞教研室主任,。著作有《外國電視明星薈萃》,、《電視新聞節(jié)目創(chuàng)作概論》、《電視新聞報道學》,、《廣播電視新聞作品選編》,、《屏前求索及其它》書籍。1991年獲浙江省電視藝術家協(xié)會會員首屆藝術貢獻獎,,1993年榮獲杭州市作家協(xié)會優(yōu)秀作家,。